文/湯武
2003年,坡子街民俗名食商業街建設即將啟動,坡子街兩側的房屋都面臨拆除,我用當時比較珍貴的進口彩色膠卷,對即將消失的老街舊宅進行了有限的搶救性拍攝。
在衣鋪街的中段,有條東西走向的小巷叫樂心巷。樂心巷東起衣鋪街,西止路邊井。巷子雖小,里面卻保留了不少民國時期的公館。小巷東頭北側,有棟紅磚清水墻的公館引起了我的注意。一般公館只有兩層,八角樓也只有兩層。而這棟公館的設計與眾不同:樓房只有兩層,中間的八角樓卻有三層!
公館有些破敗,里面也關門閉戶,盡管當時并不知道公館的主人是誰,我還是用彩色膠卷拍下了它。
偶然,在有關資料中發現了一張與我拍攝完全相同的照片,下面注明是唐生明公館。于是,我將它收入到系列文章《長沙老公館尋蹤》第一篇中,并簡單介紹了唐生明先生生平。
文章發表后,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反應強烈,不少讀者留言或點贊。其中有一名叫“唐先生”的讀者,直接與我取得聯系。他提出,文章中提到的“唐生明公館”是他爺爺唐敏政、叔爺唐敏樹兄弟共同建造的,命名“唐公福堂”。
唐公福堂洋樓 湯武攝于2003年
唐公福堂舊址,呈長條形,東西寬約10米,南北長約80米。唐公福堂分為南北兩部分:
北部分為中式建筑風格,磚木結構,兩層(不含閣樓),人字坡屋頂,小青瓦,磚墻灰粉,木門,木窗,木樓梯,木樓板,石庫大門朝北,門牌為坡子街125號。
從北至南是兩進七開間(樓下為六開間),石庫門內為兩層樓高的門廳,門廳上方用玻璃亮瓦采光。一樓有兩處木樓梯通往二樓,第四開間為天井,供兩側通風采光,東側為連接南北兩院的通道。二樓北側有內走廊。一樓南邊有扇小門可通南院。北部分建好后,出租給他人。
根據唐洪提供的草圖湯武繪制
南部分為西式建筑風格;大門朝南,門牌為樂心巷(1971年改名樂新巷)5號,南院東側有一條露天巷道,北端有扇小門可進入北部分。
巷道西側是一棟兩層、紅磚清水墻小洋樓,坐西朝東,磚木結構,坡屋面,大紅機制瓦,正中八角樓為三層,頂層兩旁附有閣樓和曬臺。八角樓以北四開間,以南兩開間。東向為外走廊,有木護欄。木門窗,木樓梯,木樓板,一、二層均有客廳、走廊。樓梯間位于南頭,樓梯口有水井一眼。樓梯間與靠近樂心巷的院墻之間,有兩層樓的雜屋,二樓與小洋樓共用樓梯。共有大小房間十多間,供唐敏政、唐敏樹兄弟兩家居住。
唐公福堂四周為紅磚清水封火墻,樂心巷與鄰墻交界處立有“唐公福堂 聶忠恕堂 通前至后公**”石碑一塊。
1947年,唐敏政開辦的謙泰顏料號自經營從香港進貨的顏料生意后,大賺了一筆。除在鄉下買田置地外,還在坡子街買下了一塊地皮。
地皮到手后,唐敏政立即投入設計和施工。新房動工后,他基本上不去“謙泰”商號經營,每天大清早就到了工地,直到天黑,工人都走了,他還在工地上忙碌。
盡管唐敏政沒有學過建筑,但他一心撲在工地上,邊學習,邊設計,邊施工,還監工,做了許多工程師都沒有做的事。新房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和愿望。
北頭臨坡子街鋪面中的三層閣樓,在原設計中是沒有的,唐敏政在施工過程中決定就勢增加。后院的住宅之所以建在西邊,是因與東邊鄰居有協議:每家砌一半隔墻。當唐家北邊鋪面完工后,鄰居還無意修圍墻,唐家只好將南邊的洋樓靠西建,留出的東邊做院子。
1955年,唐敏政全家從坡子街移居明月街2號(租佃),唐敏樹也舉家移居到馬家巷18號(租佃)。
1959年,國家出臺私房改造政策,唐敏政主動將坡子街、太平街兩處私房全部交給國家,外地的子孫回長沙,還得另租房子住。
唐公福堂后來為長沙市藥材公司倉庫,后又由長沙縣藥材公司接管,做了倉庫和宿舍。直至2003年建設坡子街民俗名食商業街時被拆除。
唐敏政,男,漢族, 1902年出生于湖南汩羅新市鎮一個小藥商家。父親唐云程,一生貧困,五十歲時還在依人作嫁。
唐敏政自七歲發蒙,半工半讀,完成五年私塾。他十三歲時喪母,只得到新市楊通順布店學徒幫工。1919年援鄂戰爭時,潰軍過境,在新市連搶三天三晚,店鋪被搶一空,在楊通順布店當店員的唐敏政也因此失業。
1923年,經堂兄介紹,唐敏政到長沙福源巷和記商號管賬。1926年在三興街開設寶泰和商號,兼營代莊業務(代人辦貨)。
網絡圖片,僅供參考
1930年大革命時期,時局動蕩,加上地方官員敲詐勒索,新市、長樂一帶商店、企業倒閉很多,以致唐敏政所經營代辦業務與新市、長樂、河市等有往來的商店,無力償還所經手代賒之債務,造成代辦業務無法維持而歇業。
在城里呆不下去了,他只得攜妻帶著三個幼子,于1932年5月回到新市居住。自此,在長沙累積了八年的經營成果,毀于一旦。
幸虧朋友柳柱卿等人,得知唐敏政困境,為其籌資股款一萬元,在新市開設謙吉利南貨店,于同年10月開業。大家推薦唐敏政為經理。
抗日戰爭爆發。1938年新市淪陷,雖謙吉利南貨店未受損失,但因環境惡劣,只得將合股的謙吉利南貨店關門,隨后自營集成百貨店。
1941年,日軍從武漢出發攻打長沙,途經岳陽、平江、湘陰、汨羅一帶,唐敏政一家從新市鎮逃到鄉下躲避。鬼子進村后,唐家老小躲進后山的樹叢中。天黑后,家人下山回家,方知留在屋里的唐敏政被日軍抓走。裹脅下,唐敏政被迫為日軍扛東西。到達長沙后,在湘雅醫院得到一位同胞搭救脫險。他渡過湘江步行六十多里路,來到張家灣岳母家。
此次日軍把新市全燒個精光,唐家的“集成百貨莊”也片瓦無存。唐敏政決心舉家遷返長沙,重整旗鼓。
唐敏政與內弟張永宜在長沙開了家“永興牙粉廠”。1941年冬,第三次長沙會戰開戰,牙粉廠被毀。
1943年,長沙第三次會戰結束后,在朋友幫助下,合伙在螞蟻巷(今由義巷)開設裕記米廠。沒有電動機作動力,就用牛拉磨盤帶動碾米機。碾米廠規模較大,后來因生意蕭條,實在開不下去了,唐敏政就獨自開了家青布莊。
剛有一點起色,第四次長沙會戰開始,日軍攻陷長沙城。唐敏政運了一批青布到益陽桃花江一帶跑行商。國難時期,青布無人問津,他只得把這批青布轉運到張家灣岳母家。
1944年,唐敏政與內弟撤伙,與胞弟唐敏樹開設公福布莊。是年5月,長沙四次會戰開始,日軍攻入城區,布莊被搶劫一空,唐敏政全家逃難至益陽桃花江。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唐敏政全家遷回長沙。唐敏政與胞弟唐敏樹在太平街23號開設謙泰顏料號。
解放前夕,由于金元券貶值,諸多企業都無法維持,謙泰顏料號也未逃過厄運,不得已于1949年6月歇業,等待解放。
1946年9月中旬,唐敏政發現謙泰有一種顏料很受顧客歡迎,利潤非??捎^,卻不知道貨源的來處,只見顏料桶上印有“HK”字樣。
唐敏政問正在上大學的兒子:“HK”兩個字是什么意思。唐飛霄雖然學過英文,但沒有接觸過這兩個英文字母連在一起的寫法。于是去青年會,請教了一位老外,原來“HK”就是“香港”的英文縮寫。
唐敏政得知這一信息,果斷派胞弟唐敏樹立即去香港進貨。從此,香港的顏料源源不斷地流往長沙,謙泰顏料號的利潤因此直線上升。
為了感謝唐飛霄,謙泰顏料店還特地送他一雙皮鞋。唐飛霄去南京上學時,謙泰全體店員走出店門送行。
唐飛霄在1946年10月16日的日記中記載:“父親與余略談家務事,謂店中獲利,年底可達億元以上,而家中占三分之一有奇,殊足樂觀耳。”
唐敏政經商,講究以仁義誠信為先。他在新市鎮小有名氣,與商界、名流都有交往,其中有著名的民主愛國人士、同鄉仇鰲先生。唐敏政雖然學歷不高,但不乏商紳風度,自立性強,活動能力大,幾度闖入省城,抗戰勝利后定居長沙。
在新市,友人的鄰居失火,危及友人,唐敏政馬上跑去幫忙救火,累了大半夜,至火撲滅為止。友人特別感激。逢人就說,“唐敏政這樣的朋友可交”。
1950年秋,唐敏政積極擁護人民政府的土改政策,將1946年至1947年在汨羅石侖鄉陸續購置的596畝水田,一擔租也沒有收,就全部參加“土改”,無條件退還給貧下中農。
1951年底,暴風驟雨式的“三反”、“五反”開始,唐敏政整天提心吊膽,不知政府如何處置自己。直到1952年3月23日,“謙泰被宣判以半守法半違法的一類處理”的結果公布,唐敏政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他萬分激動地把這一天定為自己被解放的紀念日。
1952年7月,唐敏政被長沙市稅務局聘為長沙市顏料業工商業稅民主評議委員會委員。
“長沙市工商聯籌委會顏料商業”徽章 唐京供圖
同年9月,被長沙市工商業聯合會籌備委員會聘為長沙市顏料業同業公會籌備委員會委員。同年12月,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
1953年1月和1954年7月被長沙市人民政府聘為長沙市工商業稅聯合民主評議委員會委員。1954年至1963年,連續五屆當選為長沙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在“公私合營”運動中,積極帶頭,將自己所有的商店和房地產全部交公,連政策規定外的黃金首飾都主動“公私合營”了。國家采用“定息”的辦法合營私有企業,唐敏政甚至連“定息”也不要。他的行動促使協??棽紡S在對私改造高潮前實現了公私合營。
長沙市人民代表當選證書 唐京供圖
1955年,協裕織布廠(紅衛織布廠前身)公私合營后,任供銷股副股長。
全行業公私合營后,任中信織布廠(人民織布廠前身)副廠長。同年加入工商聯。
1958年,任中國民主建國會石怡支部主任。
1963年退休,同年當選為長沙市第四屆政治協商會議委員。他曾在政協會議上提交“關于發展商業繁榮經濟的問題”、“關于調動基層干部的積極性”、“明月池地區增安自來水龍頭”、“關于解決住房緊張問題”、“關于加強治安工作,安定人民生活的問題”等多份提案。
國家經濟恢復時期,他積極認購公債,受到政府的表揚。
成功人士身后,必有賢內助。
唐敏政夫人張玉珍, 1902年生于(今)岳麓區蓮花鎮龍洞村張家灣。幼時,父親失業,生活貧困。家里只有一間房,擠住七口人,經常無米下鍋。很小就在家里學會了打襪子。1921年,由農村來到長沙,次年去振和襪廠幫工打襪子。兩年后,由老板娘介紹與唐敏政訂婚。
唐敏政先生與夫人張玉珍 唐京供圖
23歲那年,唐敏政與張玉珍結婚。此時,唐敏政在福源巷和記商號幫生意,每月工資僅幾塊大洋,家里還很困難。
結婚后,張玉珍以針織襪子維持生計。她每隔兩年生育一子,家中負擔逐漸加重。她每天沒天亮就起床,做到半夜才收工。1932年四兒子出生時,家境拮據,家里只剩兩塊光洋,根本吃不上雞補養身體。于是,張玉珍學繡花,賺些零錢,為丈夫分憂。
1934年,唐敏政邀親友打了三百元光洋的會(打會,即集資籌款,幫助急需錢用的人),開了一家集成百貨店。張玉珍繡花,還帶了一個徒弟,家境才有所改善。
抗戰時期,家境困難,張玉珍見兒子想吃面,只好買一碗面,分給五個兒子吃。張玉珍跟著丈夫東奔西走,生活貧困潦倒,直到抗戰勝利才穩定下來。
謙泰顏料號的生意紅火后,家里買了田,修了房,張玉珍依然善待他人,勤儉持家。
張玉珍一生克勤克儉。在娘家的童年時代,由于家境貧寒,生活困難,在家里幫助母親做事,十歲時學會取麻、紡紗,做蠟燭芯賣錢,貼補家里生活。后來進城給資本家當童工,學打襪子,飽受過生活煎熬。
結婚后,與丈夫共同奮斗,繼續從事勞動,靠打抹子來維持生活。因時局動蕩,多次逃難、搬遷,受盡艱辛,坐月子時,仍然從凌晨勞動至午夜才休息,卻從無怨言。
解放以后,張玉珍鼓勵、支持丈夫積極參“公私合營”運動,將自家的店鋪、房產,及個人的金銀首飾上交給政府。
她還積極協助街道工作,一心撲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績,得到了長沙市公安局的表揚和獎勵。派出所的干警們還稱呼她為“光榮媽媽”。
張玉珍積極主動配合街道辦事處工作,在政府提倡節約糧食的號召中表現突出:遇到上級有會議精神要傳達,她就挨家挨戶通知大家去開會,聽報告。并配合街道干部,組織大家在自己家的堂屋里開會。由于她在運動中的表現突出,曾被評為節約糧食積極分子,受到長沙市西區人民委員會的表揚。
張玉珍維護交通、1955年頒發的表揚證書 唐京供圖
除了協助做街道工作外,張玉珍還當過交通維護員。無論酷暑寒冬,天天站在馬路旁,協助維護交通秩序,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年輕人都感覺勞累。她當時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還堅持在五一路一帶站崗執勤多年,多次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表揚。
唐家堂屋成了一個公共場所,街道開會、醫生巡診都在這兒進行。通常大人小孩擠滿一屋,鬧哄哄的,唐爺爺與張奶奶心態平和,一點也不厭煩。唐家與街坊鄰里的關系都處理得相當不錯。
1967年至1970年期間,家庭經濟一度拮據,張玉珍承接劈篾簽的手工活,以微薄收入補貼家用。后因年老多病,體力不支才終止劈篾簽。
張玉珍一生勤勞,盡管年老身患重病,仍然手不離針線,縫縫補補做個不停。在臨終前五天,她還在補襪子,勤勞了一輩子!
盡管唐敏政是生意人,卻從未沾染絲毫不良習氣。他嚴格要求自己,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不賭錢。受窮的時候是這樣,生意做發了后還是如此。
不平凡的經歷,使他深知生活的不易,所以對下一代的教育,更是嘔心瀝血。他嚴格要求五個兒子,不準煙、酒、牌、賭,規范舉止,堂正做人。他相當重視教育,哪怕家里經濟再困難,也要千方百計送孩子們讀書。
當年,他在堂屋掛了一副對聯勉勵兒孫:“惜食惜衣非為惜財原惜福;求名求利總須求己莫求人?!彼虒Ш笕俗⒅氐赖滦摒B,同時自己也身先士卒。
早在1943年2月13日,唐敏政就給兒子們出題做作文,作文題目是:“家非寬裕,且世道艱危,在此惡劣環境之中,勉強送之求學,希望將來造就,能報效國家及光大門庭,異日有成,對于家庭有何感想,應如何擔負責任繼承父志,方不愧為人也(家庭責任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及后代)”。這種題目非常罕見,只怕是過去考秀才也不會出這種題目。
大兒子唐飛霄寫下作文題目后,發了一句感慨:“誠父之英明矣。”
1945年12月,唐敏政寫信給大兒子:“在此國亂家危之際,宜以忠孝信義為立身之道,交友尤宜慎之?!?/p>
在唐敏政的教育下,五個兒子個個都成為了國家有用之才。
長子唐飛霄,1925年生于長沙,1949年7月畢業于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9月進入中國革命大學學習。中共黨員,先后任新華社華北總分社實習記者、人民出版社編輯、桂林醫學院英語教員、教授,副編審職稱。1986年離休后,受聘于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中國大百科全書·法學卷》。
唐飛霄與夫人楊藝蘭 網絡圖片 唐飛霄書法作品
唐飛霄自14歲時開始寫日記,堅持了76年,手稿字數百萬。他經歷了抗日戰爭、南京解放、新中國成立,日記詳細地記載了各時期的重要事件,用文字記錄下了時代的脈搏。
2016年,91歲的唐飛霄再次回到長郡中學校園,將自己題字的牌匾“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落款。2019年年底,唐飛霄將自己珍藏多年的90多冊日記,無償捐贈給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
次子唐惕陽,1927年生于湖南汩羅,畢業于廣州中山大學電工程系。解放前夕,參加中共地下組織。為逃避國民黨反動派抓捕,曾避難香港,解放后才回到廣州,在廣東省電信局廣州市分公司任副總工程師。
1954年在廣州市話分局工作期間,將數部廢棄電信設備精心修復使用,提高其運作功能,因此被評為廣東省勞動模范。
他在擔任副總工程師期間,利用當時國際經濟的有利機遇,增加引進了配套技術、設備,建成廣州市完整的數字設備和光纜中繼網,大大提高了市話設備能力。
前排左起:唐錫陽 唐惕陽 后排左起:唐松陽 唐丙陽 唐飛霄 唐京供圖
三子唐錫陽,1930年出生于長沙,1952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曾任北京日報編輯、記者,1980年任北京自然博物館《大自然》雜志主編,編輯部主任,副編審。他考察了全國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在報刊上發表了大量有關自然保護的文章。著有《自然保護區探勝》、《環球綠色行》、《錯錯錯》等環保著作,被譽為中國第一代環?;顒蛹?、著名環保作家,國家環??偩痔仄腑h境使者,被稱作中國民間環保運動第一人。
1996年,唐錫陽創建了全國大學生綠色營,每年開展一次全國大學生綠色營活動,在高校環保社團中有廣泛影響。
綠色營創建十年后的幾年中,唐錫陽相繼在全國20多個主要城市作過三百多場報告,影響十分深遠,10多個省會城市相繼組建了綠色營。十年的實踐證明:綠色營是特殊學校,是鍛煉綠色人才的熔爐,是傳播綠色種子的“星星之火”。
唐錫陽和他的著作 網絡圖
四子唐松陽,1932年出生于湖南汩羅,畢業于北京外語學院,后在西安外語學院任德語教員、副教授。
五子唐丙陽,1935年出生于湖南汩羅,中共黨員,畢業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畢業后留校任教。1975年,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更名“國防科技大學”,并遷往長沙,時任教授。
唐家還收養了一個女兒,與五個兒子一起生活和學習。哥哥們寒、暑假還耐心幫她補習功課。由于自己的勤奮,她考上了中專,畢業后分配到江西礦山工作,后來還當上了總工程師,并建立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唐敏政經商,圖的是利。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講信譽,不惟利是圖。他不但教育自己的兒子,還引導店員。
因此,他的徒弟中出現了數位對國家有用之才:如當工會主席的李榮華;后來當了長沙市人民政府秘書長的張超群;還有一名徒弟參軍復員后,成為了平江縣供銷社的負責人;連廚房師傅張菊生回到農村,也成了土改積極分子。他們都是窮苦、缺少文化、沒有見過世面的農村孩子,在唐敏政店里學徒多年,并未沾到“商人氣味”,而是提高了文化,學會了做人做事。
1988年10月1日,唐敏政老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7歲。
唐敏政老先生追悼會在長沙殯儀館隆重舉行,參加追悼會的有:長沙市中國民主建國會主任委員,長沙市人事局副局長,國防科技大學八系主任,人民織布廠黨總支書記、工會團總支、退休辦、各車間主任及職工代表,街鄰代表等。
人民織布廠黨總支書記邱雪棠的悼詞,高度評價和概括了唐敏政老先生的一生: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工商界走上了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唐老興高采烈,積極為發展民族工商業朝著社會主義道路邁進而努力。1954年他開辦的謙泰顏料店參加公私合營,由商業轉為工業。
他參加合營后,在協裕織布廠(現紅衛織布廠)擔任供銷股股長;1956年調中信織布廠(現人民織布廠)任副廠長直到退休。
由于他老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和信賴,受到群眾的擁護和愛戴,1956年起,連續五屆被選為長沙市人民代表。這既是他老的光榮,也是他老全家的光榮。由于他老積極要求進步,靠攏組織,1952年12月加入民建組織,1956年1月20日加入工商聯組織。
他老待人接物和藹可親,不管是老人、青年、干部、工人都一樣,關懷備至,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長者。對后一代的培養教育,也是竭盡全力,五個兒子全都成為祖國各條戰線的骨干和技術力量,對國家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唐敏政同志的一生,是為振興民族工商業發展社會主義建設終生為之奮斗的一生,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他老臨終前的幾天,我們去探視他老,他老還念念不忘廠里的生產完成情況、民建組織的活動情況以及老戰友雷南凱同志的病情,并告訴他服用中藥治療,真是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
唐老是長沙市工商界的老前輩,為我市紡織行業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他老的逝世,是我們的一大損失。我們今天深切悼念他老,懷念他老的過去,我們一定化悲痛為力量,以唐老為榜樣,學習他老的勤奮好學、艱苦創業的精神,為振興我廠,振興長沙,發展生產力加速社會主義四化建設而努力?!?/span>
長沙市人民政府聘書 唐京供圖
感謝唐洪、唐京提供寶貴資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