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顿,欧冠直播在线直播观看免费,相扑比赛,cba半决赛,竞彩足球混合过关胜平负开奖结果,哪里可以看足球直播

從蘇家巷到東茅街,步行街東側小巷群更韻味!
專欄:長沙記憶
發布日期:2019-12-13
閱讀量:5511
作者:城市記憶
收藏:
育英街,原名育嬰街。東茅街清朝時,長沙馬路尚未開通前,這條街曾叫東茅巷,為長沙城內一條東西方向的重要通道,向西經育英街、跨黃興路、走坡子街可通小西門河邊,往東經馬王街、東慶街、瀏正街達瀏陽門外。

文/枬子


黃興南路步行街的中心點理所當然是人民西路的高架橋,這座橋橫跨黃興南路,將步行街分為南北兩半。今天就來講步行街東北側的小巷群,這個區域北至解放西路,南止人民西路,東臨蔡鍔南路,小街小巷眾多。

這里東西向的第一條小街是蘇家巷。蘇家巷西起黃興南路,東與白果園相連。據說這條小巷的得名與宋代大文豪蘇洵有關。

蘇家巷 圖源/心口的博客

蘇洵與其子蘇軾、蘇轍同屬唐宋八大家,史稱“三蘇”。傳說蘇洵晚年曾到過長沙,任長沙縣主簿。根據就是蘇家巷的和白果園通往蘇家巷的一條名為“老泉別徑”的小巷(蘇洵自號老泉)。

清光緒《善化縣志》中確有蘇家巷和老泉別徑的記載。傳說,蘇洵在長沙時就居住在這條小巷,他在宅第后院開一小門,后面的岔道就名為“老泉別徑”,可以通往白果園。

民國初年長沙地圖中老泉別徑及周邊  圖源《一個城市的記憶——老地圖中的長沙》

這當然只是個傳說了,比他年代更久遠的文人賈誼和杜甫在長沙生活過的史實都有歷史記載,如果蘇洵曾在長沙呆過,以他的名氣不可能不留下只鱗片爪。倒是他的兒子蘇軾確曾經過長沙,并留有《題潭州徐氏春暉亭》一詩。詩云:

曈曈曉日上三竿,客向東風競倚欄。
穿竹鳥聲驚步武,入檐花影落杯盤。
勿嫌步月臨玄圃,冷笑乘槎向海灘。
勝概直應吟不盡,憑君寄與畫圖看。

這位徐大官人的宅第具體在長沙哪個位置已不可考。

如今的蘇家巷中立有一處蘇洵的雕像

這一帶的老建筑也很多,巷內公館林立,有個說法是民國時期至少有一半的富人是居住在這一帶。目前保存尚完好的有曾任岳麓書院山長的清朝文人賀長齡故居,以及原為國民黨一軍官住宅的蘇家巷36號公館。這兩所公館結構完整,為民國時期長沙地區典型公館樣式。

蘇家巷36號公館

蘇家巷最大的單位是原湖南省糧食局,糧食局的大樓是一座長沙目前留存不多的典型蘇聯風格的三層紅磚房子,外觀大氣典雅。慶幸的是這幢老房子已作為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了起來。蘇洵雕像就立在這棟樓前。

原湖南省糧食局

蘇家巷的中段,一條彎曲的百米左右小巷朝南通往人民西路,名為白果園巷。因當年巷口有幾棵樹蔭如巨傘的白果樹而得名。白果園最有名的是程潛公館,是當年程潛與中共代表商談湖南和平解放相關事宜的見證地點之一。

 
蘇家巷繼續前行,靠蔡鍔南路處一條小巷名豐盈西里,以豐泉古井而得名。豐泉古井原名豐盈井,掘于清道光八年(1828),由當地的幾十戶人家集資興建,該水井掘成后,井旁豎有二塊石碑以記其事。其一記載集資人姓名、集資金額、修井時間等;其二喻示此井乃公共用井以及修井原因等。


這井還有個傳說:古時候這里原來是沒有水井的,人們用水困難,要到幾里外的湘江去挑。有個老婆婆的兒子是個大孝子,卻生來腿腳不方便,挑水太難。孝子因母親有潔癖,天天要洗澡,便不顧自己腳有殘疾,天天跛著腳去湘江挑水給母親用,數十年如一日。因此感動了觀音菩薩,派來座前捧玉凈瓶的龍女,在孝子屋前點化出一口井,將玉凈瓶內的甘露灑到井里,從此井內一年四季水涌不絕。后人稱為豐盈井,又稱豐泉井。

該水井由于年久失修曾經一度被毀,2006年8月,長沙市政部門開始在豐泉古井原址重新挖掘水井,并砌以石基石欄。

豐泉古井  枬子供圖
 
這里還有長沙八大公溝的遺跡。八大公溝又稱為“八大御溝”,始建于清雍正年間,為長沙古城八條自東向西通往湘江的排水溝渠。兩側溝墻及底均有麻石條砌成,此處為第七公溝遺跡,后經多次疏導、維修保留至今。第七公溝總長35769米,主溝起自都正街,經永慶街、百果園、化龍池、大古道巷、吳家塘、南門口,沿西溝路南側入水流入湘江。第七公溝遺跡遺址是八大公溝唯一保存至今的公溝遺跡。

八大公溝遺跡  枬子供圖

蘇家巷還有一處有意思的老宅是清代文人劉崐在長沙的故居,劉崐是清代名將曾國荃的老師,曾國荃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后購置這個小四合院送給自己的老師,現在是糧食局幼兒園。以前屬于蘇家巷,因修建了人民路,現歸于樊西巷了。門前一條小路,是名人郭嵩燾感慨曾國荃對老師劉崐的尊敬,將此道路命名為師敬灣,以示尊師敬道。


“銅鋪街的敲打叮當響,登隆街的燈籠亮堂堂……”這首長沙民謠講的登隆街就在此地。這條南北傾斜的小巷北起解放路,南止蘇家巷,左右魚貫交織著里仁巷、育嬰街、東茅街等。

登隆街

舊時此街以糊制燈籠的店鋪較多,故稱“燈籠街”,后雅化為“登隆街”,取生意興隆之意。清光緒年間《善化縣志》省城圖內即標名登隆街;康熙年間湘撫趙申喬所撰,經民國時羅庶丹、饒省三增補的《長沙地名賦》有句云:“八角亭開,客登隆以得路;三尊炮響,官吊馬以升堂。”

登隆街還有一俗稱,叫“亮殼子街”,據傳是為避原名“燈籠街”之諱而改稱,因為“籠”與“龍”諧音,不可直接稱呼。亮殼子即舊時長沙人對燈籠的習慣叫法。登隆街糊制最多的是家用的燈籠,到夜晚時,點根蠟燭提著,就能照亮路面到處行走。當時的街上,傳統紅燈、流行花燈都能在這里找得到。隨著時代的發展,燈籠逐漸退出人們的生活,但“登隆街”三個字卻為這條街烙上了歷史的印記。

民國時期本街有宏濟藥堂、慶豐米店、瑞隆皮件廠、華昌木器店等店鋪??谷諔馉幒?,王麟昆購得慶豐米廠原址,改建為長沙劇院,舊址今猶存。長沙著名的參茸號“宏濟堂”、“元昌”也位于登隆街。

長沙劇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登隆街北囗東端還有一幢七層高的大樓——九龍服裝廠。該大樓的一樓是臨著解放路的門面,經營成品服裝和各色布料,承接衣服來料裁剪制作 ; 樓上幾層是制衣加工車間,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九龍"服裝曾是長沙的第一大成衣品牌。今已拆除。

登隆街上最有名的建筑是長沙劇院,長沙劇院不是長沙最早的影劇院,卻是目前長沙唯一一個保留在原址的民國時期建成的老劇院。其前身為設立在小瀛洲上的長沙大戲院,1930 年開業,由蕭石朋創建,是長沙一座比較大的劇院,可坐 800人。著名電影演員胡蝶曾來此處出演過話劇。

胡蝶(1908-1989)  圖源網絡

1937年3月,京劇大師梅蘭芳在該院演出梅派拿手戲《宇宙鋒》、《西施》、《洛神》等,海報一經貼出,就售票一空,出演盛事可謂轟動了整個長沙城。該戲連演 10 天,場場爆滿,長沙城一度出現 " 萬人空巷看梅郎 " 的場面。

原址毀于文夕大火后,1940年由張竹依等組股經營,院址遷坡子街。1947年復由京劇演員王麟坤等經營,重建劇院,遷至登隆街原慶豐米店地皮,改名長沙大劇院。上世紀90年代曾經改成舞廳,我也曾在此跳過交誼舞。

可惜的是這棟建筑的外貌還在,只是再也不是劇院,閑置已久。好消息是長沙劇院將進行原址改造復原重建。
 
育英街雖然不長,在長沙歷史上的地位確是十分重要。育英街,原名育嬰街。據清光緒《善化縣志》載:雍正二年 ( 1724 ) 湖南布政使朱鋼捐銀 600 兩建育嬰堂于此,以收養棄嬰。乾隆十一年 ( 1746 ) 交長沙府管理。此街因育嬰堂在此而得名。

1933年,改為育嬰所的育嬰堂才搬出此街(搬到育才學校)。育嬰堂舊址被湘菜名廚宋善齋買下,改建為飯店,就是赫赫有名的瀟湘酒家。以 “品嘗湘菜,必到瀟湘 ”而名噪一時。

育嬰堂舊址  圖源網絡


育英街因與南正街、司門口、紅牌樓近在咫尺,從民國時期起就是長沙商業盛地。像吳大茂、蔡裕興刀剪鋪等老字號都是在此街發跡。街中的新華樓茶館更號稱長沙舊日八大茶樓之一。民國時期此地還有間火宮廟,只是香火不如火宮殿那么盛。

我小時候去育英街最多的就是此街上的長沙盆堂。所謂盆堂就是澡堂,九十年代以前的人,家里地方狹小且沒有熱水器,冬天洗澡只能去單位的澡堂,那些沒有工作單位的或是工作單位沒有大澡堂的老街居民,就只能光顧長沙盆堂這樣的公共浴室。

長沙盆堂一直經營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后不知所終。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此街一度搭起鐵棚子,賣起了牛仔褲和流行服裝。而到了本世紀初,育英街口成為小吃夜宵之地。白天則做盒飯生意,育英街一度被認為是“晚上走路打溜,白天全是鹽油”的“油鹽街”。直到近幾年,政府大力整頓后育英街才煥發了新面貌。

育嬰街

而民國時期,育英街最有名的是此地的新舞臺劇院。新舞臺劇院落成時,一開始是專演湘劇。當時的湖南報紙贊譽該劇園 “有團結精神……內政修明 , 財務公開。人無退志 , 因此聲譽日隆 ”。也有說壞話的:“其建筑設備陳舊 , 座位太多 , 致后至者可觀其形而不聞其聲。右座辟為女席 , 中豎高不滿 3 尺之木屏……無太平門 , 出路之狹 , 售票之濫 , 尤其積弊也 ”

新舞臺劇院后來也放電影,是長沙最早的幾家電影院之一。新中國成立后,育嬰街里的新舞臺成為花鼓戲的演出場所。直到1958年才拆除改建為工廠。

此地另一條小巷名為東茅街,位于馬王街與登隆街之間,全長僅400余米。如今已被蔡鍔南路一分為二。

東茅街


清朝時,長沙馬路尚未開通前,這條街曾叫東茅巷,為長沙城內一條東西方向的重要通道,向西經育英街、跨黃興路、走坡子街可通小西門河邊,往東經馬王街、東慶街、瀏正街達瀏陽門外。昔時東茅巷上商賈云集、店鋪林立,后由巷改街。


東茅街上最著名的是湖南省人民醫院。醫院位于東茅街的東段,占據了半條街,其前身是仁術醫院,它的歷史比湘雅醫院更為悠久。

*陳先樞供圖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為救治武昌戰爭中撤下來的湖南援鄂軍傷員,新上任不久的湖南省都督譚延闿撥款在東茅街建立紅十字會醫院,聘請美籍醫生、傳教士顏慶福擔任院長。1924年紅十字會醫院改稱仁術醫院,新中國成立后仁術醫院由政府接管,更名為湖南省人民醫院。


與省人民醫院相對的,東茅街的南側,如今東茅街小區的位置,是原省煤炭廳的宿舍區。這里原有個公館,后收歸國有,被改造為煤炭廳職工家屬宿舍。

END 

*本賬號(城市記憶CityMemory)是網易新聞·網易號家鄉特色內容簽約作者。

*本文由城市記憶CityMemory獨家發布,作者 | 枬子,編輯 | 明明,未注明出處圖片均源于城市記憶,攝影/莉莉安。


添加城小憶微信,邀您入群,
與我們一起,找尋丟失的城市記憶

往期精選


記憶中清水塘  |  鄉愁:那些街巷,那些光陰

我與倒脫靴巷的情緣  |  湖南烈士公園66年了

記憶中的溁灣鎮 | 長沙老公館,看一眼少一眼

風云際會袁家嶺 | 昔日長沙重要工業區雨花亭

長沙北郊和北郊名人故事 赤崗沖的七十余年

七十年代前長沙五一廣場 | 長沙街頭藝人圖鑒

蔡鍔中路風情錄 | 韻味馬王街 | 長沙人吃得刁

長沙70年擴城記  |  南大十字路上的年少時光

紅墻巷內老城舊貌 | 北大馬路到湘雅路的記憶

百年倉后街的非凡 | 長沙九龍倉下的老街記憶

長期征稿
如果您對家鄉有著特別的情感
并愿意分享您精彩生動的故事
文字或新老照片)敬請發送到
citymemory@csjyds.com
我們會尊重和保證您的權益

上一頁:那年那月,從便河邊到建湘瓷廠
下一頁:這幾個老湘雅故事,你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