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太平街推出城市記憶導視系統 25張“記憶地圖”講述老故事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23日訊 (記者 卜勁文)天心區太平老街,自西漢以來即為長沙人文薈萃和商業繁華之地,如今基本保存了明清時期的街巷格局。經過歷史的長河,主街長約380米的太平老街實則“藏龍臥虎”:除了至今還在使用的宜春園古戲臺和遠近聞名的賈誼故居,這里還隱藏著雅禮醫院、雅禮大學堂故址、魯班廟舊址、近代長沙救火隊舊址、唐宋長沙縣衙故址等20多處歷史文化記憶。今日,為讓城市可以閱讀,喚醒城市歷史記憶,一套城市記憶導視系統在太平街亮相。
步入太平老街,一塊塊灰色、厚重的“記憶地圖”就豎立在街巷旁,通透的網孔設計,給人朦朧的記憶感,與老街風格相得益彰。每一塊“記憶地圖”的位置就是準確的歷史舊址所在地,“記憶地圖”詳實的文字,向人們清晰地傳遞了詳細的歷史內容。在太平街五一路的入口處,三塊大型的“記憶地圖”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圖解了長沙城市記憶的分布點、長沙歷史步道和太平老街的城市記憶。往里走不遠處,左手邊是利生鹽號的舊址,“記憶地圖”上記載著:創建于清咸豐三年,由胡自成與陳曉吾合資白銀1500兩開設于此,1956年公私合營,轉入長沙鹽業公司。記者看到,該處舊址的墻上,還有保留著當時鹽號的繁體字招牌。
“太平街全線一共25處‘記憶地圖’,旨在通過地圖、指引、展現的形式,讓人們身臨其境地閱讀城市,了解城市背后的故事,延續城市文明及精神。”太平街城市記憶導視系統的設計者、湖南城市記憶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和平介紹。
一路上,南寺故址、金線街、太傅里、老通義油漆行的故事通過“記憶地圖”一一講述。“沒想到這條街巷舊時紙行這么集中,還有一家銀行和兩家外資保險公司,真是‘街’不可貌相。”站在“金線街”的“記憶地圖”旁,兩位路人看得十分入迷。“長沙最早的民間義務救火隊成立于清朝同治元年,1904年,近代消防體系引入長沙,第一支近代救火搶險隊就在太平街和馬家巷內成立。”近代長沙救火隊的舊址也吸引了一些游客停下腳步,而這張“記憶地圖”上還展示了古代救火工具“水龍”的模樣。